English

警示与信念

1999-07-05 来源:光明日报 禹立 我有话说

近日从报纸上看到,据公安部称,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,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发展蔓延趋势,西南境外、西北境外、东北境外和东南沿海境外的毒品正对我形成四面包围,多头入境,全线渗透。由25个部委有关负责人新组成的国家禁毒委员会已召开了首次全体会议,部署全面禁毒行动。

这消息有忧虑也有振奋。据联合国统计,目前全球有超过1.9亿人非法使用毒品,每100个人中就有3—4人是毒品的直接受害者。

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。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子,偶然结识了一个流浪汉情调的男人并且与之相爱了。他满身西部乡土的粗犷气息,明显没什么文化,也没我们所说的“正当职业”,但同样明显的是他非常有钱,有钱到对钱完全不在乎,准确些说,他为赢得这个美丽优雅的城市女子,真正不惜一掷千金。女子也并非俗物,主要被他的痴情而不是金钱深深打动,于是他们很快同居了。接下来,这场似乎违反常规又似乎合情合理的“爱情”,难得地并未随着时日与彼此了解的加深而淡漠,相反是愈发地浓郁起来,直到有一天,女子得知对方原来是一个毒品贩子。女子惊恐过,悲伤过,却惟独没想过告发对方或者离他而去。她只是试图用她的爱情打动他,让他悬崖勒马。可是男的告诉她,他走上的是一条无从抽身退步的险恶的道路,即使他愿意,心狠手辣的同伙也不会容他洗手。故事发展到此时,女子对于自己的命运和未来,应当说还有充分的选择余地,但实际上她做出的是一个最匪夷所思的选择:她也追随男人投入了那吸毒贩毒的罪恶营生,仍然不是为了金钱,而是要为自己所爱的男人分担危险。不久,两人双双落入法网,女子的生命和她的故事一起划上了句号。据说,在最后的时刻,她只是叹息命运,并未流露太多的懊悔。

这故事这女子给人的感觉难以描述,她总是让我想起电视剧《红处方》(天津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,阎晓明导演)中的一个镜头:一朵娇媚的罂粟花轻轻摇曳着,渐渐失去了色彩,定格为冷峻的黑白线条。我还想起剧中那一系列与毒品有关的人生悲剧:一个女儿,由于沉溺于毒品的诱惑而无力自拔,竟让亲生母亲也染上毒瘾,以至绝望的母亲只能毒死女儿以便了断孽缘;一个富于幻想的艺术家为了拯救嗜毒成性的恋人,天真地以身试毒,最终徒徒增加一个毒品的受害者;一对夫妻,爱情与家庭建立在相濡以沫的艰难岁月,却因毒品的介入遭到灭顶之灾,妻子只有以死相谏……初看那部电视剧,曾觉得这样的人和事也许过于戏剧化,回头再想,毒品制造的人生惨剧,实在比屏幕上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啊!

毒品长久地困扰着人类,即使现代的高科技面对它也显得力不从心,这种邪恶的存在,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?它使人痛恨之余,也不能不为之惊惧,它毁坏的不仅是人的身体和精神,更可怕的是它毁灭人对生命的一切美好信念和最基本的尊严,我们所珍重的一切——亲情、爱情、友情在它面前居然都如此脆弱,如此容易被扭曲、粉碎和玷污……

制造与贩卖毒品,无疑是丧心病狂的犯罪,使用毒品,却演示着人性的幽微复杂。毒品,警示着人类的命运,如果说制毒、贩毒与缉毒之间的较量构成了禁毒斗争的一线战场,那么,吸毒与戒毒之间的抗争则是禁毒斗争的深化与落点了。不能不想起《红处方》里那位充满理想主义精神和殉道色彩的女医生——随便说一句,时下的影视作品里,这种“理想主义”正如“社会效益”,似乎都越来越淡出、越来越难得一见了——她西西弗斯式的卓绝探索在电视剧里固然未能获得成功,却有如一个耀目的亮点,让我们有理由相信,尽管毒潮在全世界范围内来势汹汹,我国的禁毒形势也异常严峻,但良知与信念永远比任何邪恶更有力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